公司新闻

beat365我们到底能不能期待在一段关系中治愈自己?

2023-07-28 15:44:0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近来网上频繁出现这样一种观点:不要期待让他人治愈你,你要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再进入一段关系。

  这仿佛是在说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因此这也让一些渴望爱情、但仍困于自身问题的人,对爱望而却步。

  而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则是,“好的爱人可以治愈一半的人间疾苦”。可以互相治愈的爱,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爱。毕竟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那么人到底能不能期待在一段关系中治愈自己?关系之于我们的意义又是什么?来看KY编辑部的观点。

  从小爸妈就不在身边,从自体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我的「客体关系」建立得极其不稳定。加上后来不断搬家、转学等等的缘故,我和外部世界始终相处得不太融洽,经常被持久的孤独感、莫名的恐惧感所包围。

  然而,beat365官网由于对关系始终抱有很强的焦虑和回避,我始终没有办法和别人建立稳定良好的关系。有一些人也曾试图接近过独来独往、郁郁寡欢的我,但正常的人际距离对我来说却是负担。

  我时不时觉得对方离我「太近了」,让我感到窒息,但沟通能力的低下,使我只会采取不回消息和失踪这种最糟糕的策略。久而久之,我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

  大学到了海外,我还是保持一种病态的独立生活,然而却总是被抑郁情绪困扰。也是在那个时候遇到了前任。前任是出于好奇和我搭话的,因为从没见过这么孤僻的人。

  不知为何我向他倒是愿意敞开心扉。随着交流的深入,他也了解了我过去的一些事情,或许是出于同情,他一直试图帮助我走出来。

  我总是有很多消极的情绪,但他总是很耐心地听着我说,安慰和陪伴我。他知道我很容易情绪崩溃,担心我做傻事的他,把他自己和家人的电话都给了我,又把我的紧急联系人设成他,不遗余力地给我安全感。

  听到这里,是不是会让人觉得很美好?但结果并不是我被治愈。相反,他被我拖进了泥沼。向来温柔和积极的他,发现自己的情绪也开始变得不对劲。他被我耗尽了。最终我们分道扬镳了。

  转眼已经过去三年了,这期间我碰到了形形的人,但并没有人能把我拉出来,相反我越陷越深。我不再期待用关系治愈自己,相反,我开始尝试自己治愈自己,开始学会过好自己的生活,作家Janice Trachtman也说了,“掌握一切的力量恰恰在你的内心。”我决定先从内部开始。

  有研究表明 ,家人、朋友或同事之间的爱和支持实际上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并可以延缓疾病和死亡(Cohen, 2014)。卡内基梅隆大学在过去十年中发表的研究也指出,社会支持和归属感可以减少压力、心脏病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我们不能把与他人的连结当成是唯一的治愈力量,这是因为,除了亲人外很多关系都是阶段性的。比如我从小一直不停地更换居住的地方,一些关系很好的朋友往往就失去了联系,但这并不代表她们当初陪伴我度过困难,为我提供陪伴与支持的感情就不存在了。

  和什么样的人相遇,会互相陪伴彼此多久,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唯一确定,并且能把握的,就是与自我的相处。不去预设有一个救世主来拯救自己破碎的人生,也不需要给自己设立一个「完整」「健康」的标准,仿佛达不到这些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

  正因如此,一个人最需要的就是自信,相信自己有把自己从泥潭中拉出来,与自己和谐相处的能力,这个过程也许会幸运的碰见来自他人的信任,善意与爱来帮助自己完善这个过程;也许没有,只有自己一个人创造属于自己的happy ending。我很喜欢一句电影台词是这么说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生命只是日复一日地不停向前走,碰见他人的治愈是路上的意外之喜,但我们只能自己去走完整段旅途。

  人生其实随时都可能会陷入卡顿之中。比如被断崖式分手、被父母疯狂逼婚、被公司告知辞退,在这些卡顿的困境时刻,我们会格外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和痛苦。

  甚至会忍不住去想,也许我更成熟了、被治愈了焦虑或回避型依恋,就不会经历这些了吧。但实质上,我认为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治愈或完整、成熟的人格。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向前、向后、停滞、掉入沼泽,然后又爬起来;有时能够呆在一段平静又欢愉的日子里很长一段时间,但这种日子往往是偶尔出现在一连串的“落落落落落”后,才能迎来一次“起”。

  所以,比起期待治愈,不如干脆和那个糟糕的自己、糟糕的关系就这样呆在一起吧。去习惯它、习惯糟糕、习惯混乱,接受人生时刻充满卡顿,而非执意要找寻一个圆满。

  我的专业是临床心理咨询,业内有个词叫修通,我一直认为它的意思是指:作为咨询师的自己,通过接受个人体验(也就是接受心理咨询),而让自己进入一个圆满、成熟的人格状态,从而去成为一名更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得以为他人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到今天,我才反应过来,修通其实是接纳有所欠缺的自己,圆满是一个不合理的完美期待,得到治愈也不过是阶段性的成果,我们仍然会在新的困局到来时,重新看到那些缺陷,所以,比起去追寻和期待关系为我们带来治愈。不如往回走,去和那个不完满的、充满缺陷的自己站在一起。

  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是「社恐」患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关系本身的恐惧。相反,在我个人的经验里(*本人经典INFP),许多迷茫困惑和需要支持的时刻,是在与友人的漫步、夜谈,甚至长长的微信聊天、电话中度过的。

  对我来说,在亲密的友人面前总是可以自由地展现全部的自我,时而谈天说地,时而做一些无聊的事情,相互调侃和讥讽也不会生气,相隔万里也会彼此关怀。甚至,对于一些知交朋友,尽管联系不再频繁,过了一两年也可以马上叫出来吃饭。

  无论是凑在一起谈论过去和当下,还是偶尔“发疯”,这些关系都对我具有莫大的意义和慰藉。这也符合社会学的观点:社会关系构成了个体的社会支持的重要部分。

  在当代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处于一个高度个体化、原子化和缺乏制度性支持的环境中,尤其需要一个个建立在个体周围的关系节点,这些节点可以组成一张关系网络——在某个“自我”即将坠落的时刻,这样的关系网络可以托住个体的情绪,稳住生活秩序的基底。

  在这样一个日渐破碎、缺乏秩序感的世界里,深入的关系联结,或许是最可靠的疗愈之“药”和社会支持来源。当我们遭遇生活中的不安和动荡而感到焦灼、迷茫和苦闷时,好的关系能够抚平我们的疏离和断裂感,重新锻造自我与世界的连接,为我们指引前路。

  在遇到前任之前,我几乎是个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工作学习都是出于:“这么做老师爸妈同学会开心,会认为我懂事、靠谱”的动机。他是第一个鼓励我勇敢去探索内心真实感受的人,引导我逐渐习惯去正视、表达负面感受和真实欲望,也去尝试和感受自己真正想成为的样子。

  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其实并不“舒适”,我觉得别扭、难堪,害怕因为表露自己的想法被否定、嘲笑,觉得不照顾别人的想法让我不安。他陪着我一点点适应,给我积极的正反馈,接纳我的不适和反复。有些看上去与他人格格不入的行为和爱好(比如对着石雕小动物说话),他也并不觉得奇怪,会完全尊重并支持我“做自己”。

  我逐渐进入到能够自己运行的正循环,虽然还没有完全习惯,但也能够感受到自己更有力量、更有底气和存在感。

  这些都是这段关系带给我的“治愈”,直到——他出国留学突然ghost,“被抛弃感”让我瞬间陷入极大的自我怀疑、恐慌和不知所措。后面的这些伤害甚至让我一度否定这段关系的积极意义。

  十年后再回头看这段经历,我会觉得,一个人、一段关系一定是有其多面性、复杂性的,在关系里得到治愈和受到伤害,也一样不完全是“这个人”带来的——治愈自己的是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努力和勇敢;伤害么,我也并不会感激伤害,我只会感激从伤害中survive、现在活得还不错的自己。

  我有过很多被朋友、恋人治愈的经历,它们有个共同点:在遇到对方之前,我不知道有人在以和我如此不同的心态生活。和他们相处中发现的闪光点,会慢慢改变我曾经习以为常的消极心态,化解了很多负面情绪。

  我有一个习惯,遇到危机总是很容易陷入灾难化思维,感觉事情会发展到无法挽回的程度。而我的前男友是一个非常有安全感的人,认为生活不论出现什么状况、意外,自己都可以找到资源和方法应对。他常借用《独立时代》里的一句话安慰对未来感到焦虑的我:「马路上没有人是被饿死的」,也就是说,生活总是会找到出路。

  有一次我们一起旅行,那是我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坐国际航班,买票时不懂中途换机场转机要预留充足的时间。没想到第一趟航班晚点,临近第二趟航班起飞我们才刚刚踏上从上海虹桥到浦东的地铁,我意识到我们要误机了。

  期待已久的旅行开局坎坷,我开始了灾难化的预演:赶不上这趟飞机,订好的民宿就不能按时入住,规划好的行程可能全要泡汤,这趟旅行就毁了。

  我在这边担心,他在旁边见招拆招:错过这班飞机就改下一班,今天没有航班就在机场附近住一晚,可以线上和民宿老板打好招呼,少玩一天差别不大,我们现在不是已经在旅行了吗……

  我惊诧于有人误了飞机还能这么平静和乐观,停下了绝望的叙述,转头看他,发现他表情柔和、语气柔软。他的态度和语气让我松弛下来,地铁里的人群、之后改签机票的经历都变得有趣起来。

  之后每每遇到为前景过度惊慌的时刻,我都会回想起在那趟横跨上海的地铁上,那个平静、舒缓的时刻,随即多了几分安心。这是我在进入关系前没有预期过的收获,随着和一个人关系的深入、相处时数的增多,我才会发现自己渐渐被对方影响和治愈。

  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真相是:世上没有绝对独立的内在,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复杂内在,都由各种各样的关系塑造而成。

  我们会受伤、内心会有波澜,或多或少都受到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与成长过程中外部人际的关系、与朋友、爱人的亲密关系的影响。没有人会孑然一身进入关系,也不会孑然一身地离开。

  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仅在个体的内在范畴里,去解决现实层面那些本就由关系带来的问题。

  当然你也许会问:不会爱己,谈何爱人?一个没有自愈的、破碎的人,大概率也不会被爱。

  其实恰恰相反,一个破碎过的人才有可能重新完整。就好比一颗空心的泡沫,是无法通过独自漂浮找到出路的,它只有破裂重组才能新生。

  现实中更多的情况也是,两个残缺的人进入一段关系,然后才有机会真正看见自己和对方深层次的需求。而「被看见」正是改变的开始,因为很多时候,弄不清问题出在哪,是大部分人痛苦的根源。

  在这之后,才能谈如何在关系中寻求治愈性的体验——Bornstein(2010)和 Bianca(2012)指出,它主要包含:平等、互惠、尊重、信任和情感连结这几个重要特征。

  只不过,收获这样的关系必然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因为它是共同创造的结果,而非单靠某一个人的努力能实现。也就是说,治愈是自我觉醒与关系连结发生合力的过程,是内心资源和外界资源的有效融合。

  最后想说,自我的治愈和成长是一趟永不停歇的旅程。每个人活着就像宇宙中的原子,请别忘记稳定的结构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某种意义上我们为了自己而活,但也是为了他人而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