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beat365石雕(雷州石狗)

2023-03-01 22:00:2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官方人员,以删除词条为由威胁并敲诈相关企业。在此严正声明:是免费编辑平台,绝不存在收费代编服务,!详情

  石雕(雷州石狗),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年代较早的当属南北朝古合州州治旧址附近“石狗坡”的石雕群,距今1500年左右。雷州石狗是流行于雷州半岛的一种民间雕刻艺术。雷州古属骆越之地,骆越族的“盘瓠蛮”部落曾聚居于此,他们自称为狗的后人,素有崇狗拜狗的习俗。以玄武岩雕刻的石狗即是这种民间信俗的具体化和物质化表现形式,它被当地民众尊为“守护神”、“吉祥物”。在日常生活中,雷州人每每遵照传统习俗,在门口、村口、路口、水口、庙前、墓前立以石狗,逢年过节或遇红白喜事时供奉敬事。

  2008年6月7日,石雕(雷州石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56。

  雷州石狗的材质多为本地雷州石狗文化始于南蛮族的狗图腾崇拜。雷州地处祖国大陆南端,春秋时,楚灭越,越人迁徙雷州,与俚僚人杂居,为雷州古百越族,俗日南蛮。“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日蜒、日狼、日俚、日獠、日笆,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古百越族以农耕为主,辅之以狩猎,对忠实而具灵性的狗顶礼膜拜,古部族“狸、獠、猖、獐”均以“犬”为部首,正是狗图腾崇拜的历史见证。元周致中《异域志·卷下》说:“瓠人负女人南山穴中,三年生六男六女。其母复以状白帝,于是帝封于长沙,武陵蛮今其国人,是其裔也。”“瓠人”即传说中的“乐瓠”,当为以狗为图腾而受封的部落领袖。

  在广东雷州半岛,从村口巷头、祠堂家门,到山坡古道、田坑海岸乃至坟茔荒野,遍布一尊尊千姿百态的石狗雕像,大者连座高2.15米,重约1000公斤;小者只有10厘米,约1市斤,大多则与真狗大小相类。年代较早的当属南北朝古合州州治旧址附近“石狗坡”的石雕群,距今1500年左右,但在“文革”中被毁。现存石狗多为明清遗物。据粗略统计,雷州石狗数量当有1万尊以上,而雷州博物馆实际勘查则只有五六千尊。

  雷州石狗雕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熔铸原始信仰、历史传说和民情,形成了较为厚重的传统观念和文化精神。它以原始狗图腾崇拜为根底,以雷神、雷祖崇拜为依托,与龙图腾崇拜相并行,是原始灵石崇拜的主体象征。同时,它还保留着雷州各族移民迁徙、融合的历史痕迹,以及与海洋文化相融合的历史人文特征,构成了以石狗雕塑艺术为标志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民俗文化价值体系。

  雷州石狗是雷州地区民族迁移的其中一种成果,包括雷州古代少数民族的变迁和汉族的入迁。雷州石狗以原始狗图腾崇拜为根底。古雷州瑶、僮、beat365侗、僚、黎等少数民族以“狗”为始祖,雷州石狗是雷州先民原始信仰和历史文化的产物。石狗雕塑硕大生殖器的造型,雷祖传说中九耳灵犬的作为,无不与始祖神话和部落创世传说中的椠瓠故事相联系,狗的灵异、勇猛和狗对雷祖诞生的决定性意义,与繁瓠神话的始祖意识和叙事语境血脉相承,表明雷州石狗文化以南蛮族灵狗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为根底,是雷州少数民族原始信仰的历史痕迹和精神文化遗产。

  雷州石狗的文化意义在于既是守护神灵又是司仪宠物,从呈祥报喜到守护神灵,它们照看着雷州半岛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当地百姓心目中亲切而不可缺少的保护神。

  雷州石狗从造型外貌特征上看,可将其分为百物混沌类型、人格化类型、狮象类型等三种类型;从雕刻表现风格上,则可将其分为具象与抽象两种类型。此外,雷州石狗还有中国传统动物雕刻所区分的文相、武相及文武相结合之分。

  一是百物混沌类型石狗。这种类型也被有的学者称为原始类型。由于古雷州是被统称为南蛮人的百越族人的聚居之地,百越民族各部落的图腾文化凝聚于石狗的造型上,自然具有百物之形的特点。

  二是人格化类型石狗。亦即人神石狗,是人面狗身的一种艺术造型,是古雷州人将对石狗的信仰推崇至人神高度的结果。人格化类型石狗与抽象类型的石狗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在抽象类型的石狗中,有不少已经具有人格化的形象。这类石狗大多将石狗的面部与五官夸张变形为人的面部与五官,特别是对鼻子、嘴巴、眼睛、眉骨等的刻画,并赋予其以人的各种面部表情。

  三是狮象类型石狗。指在石狗的造型上注入狮子的特征。这类型石狗大多头部圆阔,眼窝深陷,眼珠硕大突出,面部表情丰富,活泼生动,多数垂铛。雷州半岛的石狗在造型上具有狮子的特征,这是受到佛教文化影响的产物,同时也使石狗具有兽中之王的神圣形象。

  具象类型石狗,具有狗的基本特征与形象,是雷州石狗早期雕刻的一种类型。这类石狗大多尖喙、平唇、立耳,部分后腿线条纤细且变形前移,轮廓圆润,尾蜷曲饰于后体。不过,这种具象写实的手法,也只是相对而言,并不单纯讲究外表的形似,而是形神兼备。

  抽象类型石狗的多样性反映着每个时代的地域型特征。它雕刻了狗的形态,但不对狗的头、脸等面部写实,而是用精练的线条雕刻出狗的形神。用拟人化的手法对狗的形态进行特写、夸张变形与美化,因此,在抽象类型的石狗中,有不少已经具有人格化的形象。抽象类型的石狗有的大头大脸,姿态雍容,纹饰华贵,是雷州半岛先民大胆的艺术创造,反映了雷州先民对德福的崇尚,同时也体现了雷州石狗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独具雷州文化的艺术特色。

  雷州石狗除有上述各种类型外,还有文相、武相、文武相之分。文相石狗大多是斯文端庄地蹲着,武相石狗大多是雄姿威武地站立着,文武相则大多是半站半蹲着呈出击之状。

  雷州石狗制作工具有石器,它们包括石锤、石凿、石雕刻器。石凿用以雕凿石材,是石雕的基本工具,在中国旧石器时代,它多半属尖状器和手之类的器型。石锤是敲击工具,用以敲击石雕琢石料。石雕刻器具有后来雕刀的功能,能刻画、雕琢、刮削。当下其打制工具从石器工具到铁器工具进而发展为现代电动雕刻工具。

  雷州石狗以当地玄武岩石(俗称青石)为材料,用锤、凿、琢等较为简单的工具雕刻而成,形态各异,寓意不同。

  雷州石狗雕刻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雷州历史和民俗的浓缩,具有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它作为观念文化渗透雷州人民的生活,对雷州民间民俗文化特征的形成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2002年起,雷州市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石狗文物普查、编撰资料、推介宣传等工作,并邀请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举办雷州石狗绘图雕刻艺术培训,培育更多的年轻人参与雷州石狗的传承、发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雷州市雷州民俗研究会获得“石雕(雷州石狗)”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18年12月2日,在雷州市博物馆内的雷州石狗奇观展厅,从民间收集的石狗多达1100多尊,它们有的憨态可掬,有的面目狰狞,有的鼻大耳肥,或坐、或蹲、或趴,堪称“南方兵马俑”。

  2012年7月8日,雷州市委、雷州市政府在湛江市图书馆举行《雷州历史文化丛书》首发式,丛书中包括《雷州石狗》。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雷州石狗雕刻艺人已开发出石狗笔筒、石狗书签、石狗玻璃工艺品、石狗珍珠、石狗陶器、石狗纪念U盘等文化创意产品,还将石狗的原生态展示、狗肉美食、石狗工艺品、石狗明信片、石狗邮票等项目有机结合,打响雷州石狗文化品牌。

  蒋明智,中国南海民俗风情文化辨岭南沿海篇,广东经济,2013.07,第273-280页

  雷州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林涛撰写,雷州石狗,岭南美术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06,第78页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广东印记 第4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12,第109页

  广州市雷州文化研究会,广东省雷州商会编,雷鸣 第3期 2013.11.21,广州市雷州文化研究会 广东省雷州商会出版社,2013.11,第47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