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新石器时代石雕蟾蜍beat365

2023-02-23 18:17:3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beat365新石器时代石雕蟾蜍,高8厘米,长12厘米,厚2厘米。沙岩质,片状造型,一面为平板,没有任何雕工。仅在另一面以浮雕形式雕刻出蟾蜍轮廓线,手法极为简单,除腿部大块面外仅在头部一侧打一小孔作为蟾蜍的眼睛。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蟾蜍也称癞蛤蟆,是一种非常讨人喜欢的瑞兽,关于蟾蜍的传说也十分丰富,被赋予了生殖崇拜、长生不老、象征爱情等各种神力。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所绘蟾蜍形象时有发现,由此可见。蟾蜍是我们祖先图腾崇拜的重要对象之一。蟾蜍和青娃都是多仔的两栖动物,产卵后可在水中游动生活,随后回到陆地。因而被先民们赋予了超强生育能力的神圣力量。

  在农业社会,人丁兴旺,长寿健康是祖先们最重要的祈盼,族群强大靠的就是人多,这样才能在部落冲突中取得胜利,赢得一席之地繁衍生息。而蟾蜍有冬眠的习性,这被古人视为冬死春又生,是长生不死的神兽。

  关于蟾蜍的美丽传说早在秦汉之际就已经开始流传,比如《淮南子·览冥训》《后汉书《太平御览》中都有记载。嫦娥服用长生不死药后飞奔月宫化为蟾蜍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蟾蜍被喻为月亮的代称,月宫便是蟾蜍。这样一个外表满是疣点的小动物被幻想成了与月亮同辉而备受推崇的神物。可见蟾蜍被中国先民赋予了多么崇高的地位而备受文人墨客歌咏。

  虽然蟾蜍与青蛙在外形上十分相似,但蟾蜍喜在旱地活动且行动迟缓,而青蛙喜欢临水边活动,行动迅速,蟾蜍虽然也跳跃但多为爬行。汉人张衡在《灵宪》中云:“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嫦娥食之以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蟾蜍因通灵被编入嫦娥传说,古人将其视为不死灵丹,蟾蜍在古代被赋予了大吉祥的内涵。

  在新石器时代,不仅陶器上绘有蟾蜍,也出土了用玉器雕刻的蟾蜍。早期蟾蜍多以陶、玉、石为材质,到了汉以后陶瓷蟾蜍多有烧造。上古时代石玉所雕蟾蜍大多刻工简单,到了汉魏时期画像石上仍维持这种极简风格,晋唐时期蟾蜍造型才逐渐变得精美绝伦。

  此件沙岩材质石雕蟾蜍,仅一面有工,而且刻工极为简洁,寥寥几刀就将蟾蜍外形轮廓和腿与眼高度概括的表现了出来。先民那种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审美力与艺术处理才能让人叹为观止。

  新石器时代传承下来的雕刻文物多各类石斧、磨盘等生活用具,而石雕艺术品传承可谓是凤毛麟角。虽然此件石雕蟾蜍刀工高度概括,但历经几千年岁月沧桑传承至今仍完好无缺,可谓是弥足珍贵。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主持并发表重要讲线连胜终结仍居首 斯坎迪奇暂列第3

搜索